首页 >> 产品展示

教学设备|实验室设备|教学仪器|电工实验台|上海科潮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产品展示--[电工电子综合实验平台]

KCDBH-888C型电工电子综合实验平台

一、基本功能:

1.实验平台能完成高等院校电路分析、电工技术、电路原理、电子技术等多门课程的实验教学。

2.平台配套测量仪表精度高,采用数字化、智能化及人机对话模式,各种仪表均有可靠的保护功能。

3.平台操作面板采用铝制面板,面板厚度2mm,文字符号采用现代彩色喷描技术处理,面板标识清晰,铝面板颜色和实验台颜色一致。

4.整体采用模块化结构形式,电源和仪器仪表全部采用独立挂箱式结构,各实验模块任务明确,方便学校根据自身的教学要求,选择不同的实验配置,易于后期扩展升级。实验模块之间的工作电源用短接导线连接,既接通各模块电源,又使各模块连成一体。

5.平台装有电压型漏电保护装置,若有漏电现象,即产生告警信号并切断总电源,确保实验进程安全;装有一套电流型漏电保护器,若有漏电现象,当漏电流超过一定值时,即切断电源;各种电源及各种仪表均有可靠的保护功能。实验连接线及插座采用不同的结构,使用安全、可靠、防触电。

二、技术性能:

1.输入电源:三相四线(或三相五线)AC380V±10% 50Hz

2.装置容量:<1.5kVA

3.外形尺寸:约1650mm×720mm×1540mm

三、实验台主要配置及功能:

实验平台由实验桌、实验台架、存储柜、实验挂箱组件、配件等组成。具体参数如下:

序号

部件名称

功能及技术参数

数量

1

实验桌

1.桌子台面板采用E1级三聚氰胺复面合成板,台面厚度约25mm

2.采用四个工业铝型材立柱为支撑,立柱端部可安装调节脚,方便高度调节,主体结构通过左、右各2个C字形铝压成型构件联接,台面高度约800mm,桌面板下设支撑框架,截面尺寸为30×30mm,承受力不少于300kg

3.立柱采用工业铝型材成型工艺,表面氧化处理,截面尺寸:70×70mm,四面带槽,槽宽约8mm,端部配套塑料堵头,槽内适用工业铝型材通配螺母及配件。

4.C字形铝压成型构件为左、右对称件,外形约160×166×70mm,采用压铸成型工艺,经机加工、抛丸、喷砂,表面蓝色静电喷涂工艺。

1

2

实验台架

实验台架采用独立框架式结构设计,框架由上中下左右五根工业铝型材分割为上下两个区域,所有型材表面滑,无凹槽,用于放置仪表、实验模块等。

1

3

存储柜

采用圆弧卷边冷冲压钣金一体成型,封闭式结构,表面静电喷涂,外形尺寸:约宽450x深450x高655(mm),总重量≥31kg;柜体四边圆弧设计:R=30mm,柜体边框总厚度≤2.5mm;配有承重型卡扣式三节轨,导轨承重量≥30kg,抽屉把手采用卡套式钣金卷边工艺,把手尺寸≥440x45x18mm,抽屉采用联体锁设计,底部配有4个1.5寸万向带刹车脚轮。

1

4

三相交流电源

(1)提供线电压380V交流电源、相电压220V交流电源。交流电源输出设有电源保护系统,相间、线间过电流及直接短路均能自动保护。提供三相漏电保护器作为整个实验平台的电源总开关。三相输出通过停止和启动按钮控制。

(2)实验室智慧用电安全控制系统

智能电源管理系统具有过温、短路、过流、过压、欠压、失压、功率限定7大保护功能;电源具有一键锁定功能,处理故障时,防止漏电保护器合闸,造成触电危险;电源具有故障锁定功能,发生故障导致跳闸时,不能人为上电,只能通过远程清除故障后,才能上电成功;能通过无线4G和有线以太网与手机APP和PC端云平台通讯,没有网络的情况下,教室整套智能电源管理系统可离线独立运行。

智能终端:智能电源管理系统以32位ARM为核心,采用4.3寸彩色触摸屏为人机交互界面,实时监控设备运行情况,提供Zigbee、CAN等多种通信模式,具备语音播报功能。能实时监测三相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数、频率、电能等参数,液晶触摸屏监测数值。能监控实验室电源的故障类型和故障次数;设备时间管理包含年月日时间的显示;用户通过刷卡方式请求开启设备,PC端进行授权之后,设备可启动使用,PC端可分时预约设备的启动和停止。

1

5

交流可调电源

提供0~250V连续可调交流电源一路,数显电压变显示输出电压值,输出具有短路、过流保护等功能。提供交流电压表一只,测量范围0~500V,三位半显示,能够测量输入交流电压。

1

6

直流可调电源

提供双路直流程控电源:采用DAC加MOS管恒流输出,每路输出0-30V/3A,电压稳定度≤0.3%,电流稳定度≤0.3%,有短路、过流自动保护功能,设有短路软截止自动保护和自动恢复装置。

12864液晶屏显示输出电压、输出电流、负载电压和负载电流,并且具有恒流提醒功能。采用菜单式按键调节输出电流和限位电流,调节精度0.01V/1mA。

1

7

低压直流电源、智能直流恒流源

一路0-500mA/12V恒流源:采用DAC加MOS管恒流输出,负载稳定度≤5×10-4 ,额定变化率≤5×10-4 12864液晶屏显示输出电流值、限位电流和负载电流,且具有恒流提醒功能。采用菜单式按键调节输出电流和限位电流,调节精度1mA。

低压直流电源:±5V、±12V四路固定输出,每路均具有短路、过流保护及自动恢复保护功能。

1

8

智能交流电压表、电流表

智能交流电压表1只:测量范围:0-1000V,设置1V/10V/100V/1000V四量程,量程具有手动、自动切换,超量程报警。3.12寸液晶屏显示四位测量值,具有超量程自动提示功能。

智能交流电流表1只:测量范围:0-5A, 设置10mA/500mA/5A三档量程,具有量程手动、自动切换,超量程自动报警功能。3.12寸液晶屏显示四位测量值,具有超量程提示功能。

1

9

智能直流电压表、电流表

智能直流电压表1只:测量范围:0-1000V,设置1V/10V/100V/1000V四档量程,具有量程手动、自动切换,超量程自动报警功能。3.12寸液晶屏显示四位测量值,具有超量程提示功能。

智能直流电流表1只:测量范围:0-5A,设置10mA/500mA/5A三档量程,具有量程手动、自动切换,超量程报警功能。2.8寸TFT液晶屏显示四位测量值,超量程提示。

1

10

智能交流数显功率表

智能交流数显功率表1只:功率测量精度0.5级,功率因数测量范围0.3-1.0,电压电流量程为450V和5A。3.12液晶屏显示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总功率、功率因数、电压、电流、负载类型,具有超量程提示功能。负载类型:L、R、C。

1

11

函数信号发生器

1)采用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产生高精度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

2)2.7寸TFT液晶屏显示输出频率、波形、占空比、幅度、衰减、偏置。

3)正弦波输出幅度≥10V,输出阻抗50Ω,失真度<1%(1HZ-- 10KHz)。

4)频率范围 1HZ~3MHz, EC11旋钮编码器调节。

5)输出幅度采用EC11旋钮编码器调节,正弦波输出具有20db,40db,60db衰减。

6)方波占空比可调, 调节范围:5%-95%调节;

7)外测频率功能,频率计测量范围1HZ-100MHz,幅度3.3V,具有自动换档功能。

8)上位机设置函数信号发生器各个参数,并有实时监视及锁定和关断功能

9)上升时间≤50。

10) 5V正反相单脉冲输出。

11) 工作温度范围:-20℃~+50℃。

1

12

电路基础模块(一)

提供电阻、电感、电容、电路基础实验模块和故障按键(3个)等,完成叠加定理、基尔霍夫定律、戴维南定理、诺顿定理、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一阶、二阶电路过渡过程的研究、RLC串联谐振电路的研究等实验。

1

13

电路基础模块(二)

提供各种功率电阻、灯泡(12V/0.1A)、稳压管(2CW51)、二极管、电位器(1k/2W、10k/2W、100k各一只)、电阻箱(0~9Ω/2W、0~90Ω/2W、0~900Ω/2W、0~9000Ω/2W各一组)等。

1

14

电路基础模块(三)

仪表量程扩展实训(电流表、电压表量程的扩展)。

 

 

15

交流电路模块(一)

提供电阻、电感、高压电容(0.47uF/500V、1uF/500V、2.2uF/500V、4.7uF/500V),完成日光灯功率因数提高实训、RLC串联交流电路实训、RLC并联交流电路实训以及电感、电容元件在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中的特性实训。

1

16

交流电路模块(二)

提供四组负载和四组独立的电流插座。每组负载由两个独立的白炽灯螺口灯座组成(每组设有一个开关与一个电流插座)。可插60W以下的白炽灯八只。能够完成三相交流电路实验。

1

17

电工综合技能实训(一)

电流表、电压表和欧姆表的设计。

1

18

电工综合技能实训(二)

运算放大器的应用实训、报警保护电路的设计及其应用实训、互感器的应用实训、整流滤波电路的设计及应用实训、过流保护的设计及其应用实训。

 

19

继电接触控制实训模块

提供网孔板(404mm×298mm)一块、交流接触器(线圈电压为220V)三只、热继电器一只、时间继电器一只、按钮三只(黄、绿、红各一只)、按钮开关盒(三孔)一个、变压器(220V/26V/6.3V)一只、整流桥一个、能耗制动电阻(10Ω/25W)一个、接线端子排(TB1510)一个、专用实训连接线10根。可完成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和自锁控制线路、正反转控制线路、Y-△自动降压起动控制线路、能耗制动控制线路等实训项目。

 

20

继电接触控制实训

提供交流接触器(线圈电压为220V)两只,按钮三只(黄、绿、红各一只)。

 

21

铁芯变压器、互感/电度表实训

铁芯变压器一只(50VA、36V/220V),原、副边均设有保险丝及电流插座,方便测试并能可靠保护防止变压器损坏;互感线圈一组,实训时临时挂上,两个空心线圈L1 、L2 装在滑动架上,可调节两个线圈间的距离,并可将小线圈放到大线圈内,配有大、小铁棒各一根及非导磁铝棒一根;电度表一只,规格为220V、3/6A,实训时挂上,其电源线、负载线均已接在电度表接线架的接线柱上,实训方便。

 

22

模拟电路实验模块

提供低压交流电源(0V、6V、10V、14V抽头各一路及中心抽头17V两路)、三极管(3DG6、3DG12、3CG12)、二极管(1N4007、1N4148)、稳压块(7812、7815、7915、LM317)、电阻、单结晶体管、蜂鸣器、电容等。配有相关实验元器件。

1

23

数字电路实验模块

提供四位十进制译码显示器、八位逻辑电平开关、八位逻辑电平指示器、三态逻辑笔(红、黄、绿指示)、脉冲信号源(正、负输出单次脉冲和频率为0.5Hz~300kHz连续可调的计数脉冲源各一路),设有一些高可靠圆脚集成电路插座(14P、16P、28P、40P若干只)。配有相关实验元器件。

1

24

实验导线

根据不同实验项目的特点,配备不同规格的实验连接线;强电和弱电导线均采用高可靠护套结构手枪插连接线(不存在任何触电的可能);两种导线都只能配合相应内孔的插座,不能混插。

1

25

导线架

用于悬挂和放置实验专用连接导线,外形尺寸约530mm×430mm×1200mm,设有五个万向轮。

1

26

实验配件

提供与实验设备相匹配的实验指导书、配件等。

1

27

电动机

三相鼠笼电机(380V/180W)

1

四、完成的实验项目:

(一)电工基础实验

1.基本电工仪表的使用与测量误差的计算

2.减小仪表测量误差的方法

3.欧姆定律

4.电阻的串、并、混联电路

5.电阻分压器电路

6.电容的充放电电路

7.伏安法测电阻

8.节点电压法

9.回路电压法

10.支路电流法

11.电阻与温度的关系:用伏安法测出灯丝在不同电压下的阻值

12.电压表量程的扩展

13.电流表量程的扩展

14.已知和未知电路元件的伏安特性

15.直流电阻电路故障的检查

16.电路中电位的测量

17.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18.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19.电压源外特性的测定

20.叠加原理

21.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22.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

23.戴维南定理

24.诺顿定理

25.互易定理

26.二端口网络

27.双联开关两地控制

28.RLC串联交流电路

29.RLC并联交流电路

30.RLC串联谐振电路

31.电感、电容元件在直流和交流电路中的特性

32.正弦稳态下RL、RC串联电路

33.日光灯电路的连接

34.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35.互感耦合电路

36.互感线圈同名端的判断

37.一阶电路过渡过程的研究

38.二阶电路过渡过程的研究

39.单相变压器

40.变压器参数测定及绕组极性判别

41.交流电路参数的测量

42.三相负载的星形联结

43.三相负载的三角形联结

44.三相交流电路功率的测量

45.功率因数及相序的测量

46.单相电度表的安装及使用

47.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的使用

48.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控制

49.三相异步电动机自锁控制

50.三相异步电动机既可点动又自锁控制

51.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

52.按钮联锁正反转控制

53.接触器和按钮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

(二)模拟电路实验

1.晶体二极管的判别与检测

2.PN结的单向导电特性

3.晶体三极管的判别与检测

4.单结晶体管特性

5.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

6.场效应管放大电路

7.负反馈放大电路

8.差动放大电路

9.射极跟随器

10.场效应管共源极放大电路

11.共集电极放大器

12.共基极放大器

13.两级阻容耦合放大器

14.运算放大器的基本接法

15.集成运放同相比例放大器

16.集成运放反相比例放大器

17.集成运放加法电路

18.集成运放减法电路

19.集成运放积分电路

20.集成运放微分电路

21.电压跟随器

22.电压比较器

23.RC桥式正弦波振荡器

24.方波发生器

25.三角波发生器

26.文氏电桥正弦波发生器

27.锯齿波发生器

28.过零比较器

29.比较器

30.窗口比较器电路实训

31.集成运放的调零电路

32.电源极性错接的保护电路

33.输入端限幅保护电路

34.输出端限幅保护电路

35.OTL功率放大器

36.RC正弦波振荡器及选频放大器

37.晶闸管可控整流电路

38.单相半波整流、滤波电路

39.单相全波整流、滤波电路

40.单相桥式整流、滤波电路

41.稳压管稳压电路及其稳压原理

42.三端集成固定稳压电源

43.正电源输出可调集成稳压电源

44.串联型晶体管稳压电源电路

(三)数字电路实验

1.晶体二极管开关特性

2.晶体三极管开关特性

3.二极管限幅器

4.三极管限幅器

5.二极管钳位器

6.TTL集成逻辑门

7.集成与门逻辑功能测试

8.集成非门电路逻辑功能测试

9.集成或门电路逻辑功能测试

10.集成与非门逻揖功能测试

11.CMOS门电路的测试

12.TTL电路和CMOS电路的输出特性测试

13.集成逻辑电路的连接与驱动

14.组合逻辑电路

15.半加器

16.全加器

17.译码器

18.译码器逻辑功能测试

19.数据选择器逻辑功能测试

20.四选一数据选择器

21.八选一数据选择器

22.集成触发器逻辑功能测试

23.基本RS触发器

24.JK触发器

25.D触发器

26.CMOS触发器

27.计数、译码和显示

28.计数器及其应用

29.十进制可逆计数器的逻辑功能测试

30.二进制加法计数器

31.十进制加法计数器

32.测试移位寄存器的逻辑功能

33.移位寄存器及其应用

34.脉冲分配器及其应用

35.555时基电路

36.单稳态触发器

37.多谐振荡器

38.施密特触发器

(四)电工综合技能实训

1.运算放大器的应用

2.受控源的设计

3.电流表、电压表和欧姆表的设计

4.互感器的应用

5.整流滤波电路的设计及应用

6.报警保护电路的设计及其应用

7.过流保护的设计及其应用

五、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

1.实验室智慧用电安全控制系统

(1)手机APP:用电状态界面实时显示当前电压、电流、有无功功率、电能、设备温度、漏电电流值等;用电数据界面能智能查找近2年用电数据,设置界面能设置限定电能值、负载值、设备超温值、过欠压值、过欠压恢复时间值等。后台查看报警日志、操作日志、故障日志等。控制:可在微信小程序中远程控制智能开关的通断。

(2)PC端软件:每个设备状态信息显示,具有多个子界面,具有故障分析,用电能效分析、集中管理、个人中心资料管理、用户报警定位跟踪与信息统计;具有管理员信息修改与权限管理等功能。可一键开启和关闭所有设备,可单独控制每台设备的开关。

(3)后台系统:包含账号管理、设备管理、报修管理、用户管理,设备管理:①、包含监控管理:实时视频监控每个教室,可一键预览所有设备的在线和运行情况,分析设备使用率及运行时间。②、包含设备节点:可显示设备所在位置、编码名称、挂载情况、用户编辑、用户查询等。报修管理:用户可进行远程报修,反应设备故障信息,编辑报修情况,后台可进行远程维护,及时跟进,以有效解决用户设备维护。用户管理:可连通手机号,对账户进行一对一的安全加密,实名认证,防止账户泄密、防盗,现场数据连接云平台后台数据库管理。

2.在线教育开放平台

(1)课程资源内容(微课及虚拟仿真):

课程秉承“任务引领”的理念,继承“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的开发经验,采用“学习项目”、学习情境、学习任务三层结构展开设计学习。课程内容涵盖三相电动机继电器控制、PLC、变频器控制技术。其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从事电气设备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与维修的基本职业能力。前导课程有《照明系统安装与调试》、《电子产品组装与调试》等,后续课程包括电气设备安装与维修、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工业机器人设备调试与维护等后续专业课程。

(2)教学平台内容:

教学互通课程平台:教学互动课程基于PC端及移动端(支持安卓及苹果),能够完成教学组织、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实施、教学全流程数据采集和开展多元化教学评价。

教学组织

教学组织主要完成课程内容组织和教学路径的设置。课程内容组织将《电气系统控制与安装》课程的5个工作项目按照最新课程标准,采用项目、模块、任务方式,围绕每一工作任务所涉及的技能、知识和素养来组织课程内容、教学资源、活动工作页任务、实训任务和题目。能够清晰地呈现本课程的课程标准及与其所对应的课程内容、资源、项目任务、实训任务和题目。

选取典型工作任务设置教学路径,如:工作情景导入-确定识图方法-掌握工作原理-接线安装-电路应用。能够清晰地呈现每一任务的教学流程,对于教学流程中的各节点,能够进行数据记录,动态汇集不同教学路径的数据,使授课老师在查看自己教学路径的同时也能够了解自身的教学方式与同组其他老师的教学路径的差异程度,为教研活动提供数据支撑。

教学实施

教学互动课程将根据教学路径、课程内容,配合教学资源库和题库开展课堂教学。包括:面向教师和学生的授课任务推送、学情查看;面向教师的课堂出勤、课中教学、实训督导、作业批阅;面向学生的课前预习、课程学习、课后作业、技能回炼。

授课任务推送:课程可根据教学进度,为教师和学生推送授课通知,包括:授课时间、地点、授课教师及授课任务。

学情查看:授课教师可查看当前授课班级的课后作业、课前预习及课堂表现,包括:课后作业完成率、正确率、错题集中分布、预习作业提交率、课堂学习、资源浏览等。通过雷达图掌握授课班级的整体实训情况,也能够查看学生个体的实训结果。学生可看查看自己每节课的课后作业情况、课前预习、课堂表现和实训结果与分析。

课堂出勤:授课教师不仅能够在课堂完成出勤点名,也能够支持在实训室完成出勤点名,及时汇总出勤率。

课中教学:教师可根据教学路径进行授课,调用教学资源库中教学资源开展课堂教学,或当场调用题库中的题目进行课堂测试。教师在进行课堂测试时,可将题目发布给授课班级的学生,对于课堂测试,可以及时汇总答题情况及正确率,教师可根据课堂测试结果,当场进行教学分析。

实训督导:教师在实训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对学生的实训过程进行督导,根据技能设置教学打卡记录,汇总学生实训过程中的“断点”及“卡点”。另一方面可以将学生的实训过程通过照片或是小视频进行记录,实时投放至投影屏幕上,实现教学过程中的及时干预纠编,也可以保留转化为教学资源。

作业批阅:教师可对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进行查看和批阅。课程将自动推送客观题完成情况,对于主观题作业,教师通过查看学生上传的作业结果,进行批阅。对于学生完成的电路图设计等主观作业成果,教师可以将其收录进教学资源,作为教学案例。

课前预习:学生根据当前的授课进度,可自行查看下节课的任务,进行课前预习,课程将记录学生的预习时长。

课程学习:学生可根据教师要求和教学环境,通过移动端或PC端完成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浏览及完成相应测试。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数据,做好相应的数据采集。

课后作业:学生可查看教师发布的课后作业,完成对应的内容。对于客观题作业,系统可自动检测正确与否,对于回答错误的题目,提供知识链接以便学生进行知识的再学习。对于主观题作业,学生可上传作业结果。

课题论坛:教师可针班级,年级组,或针对性课题项目等开设互动交流论坛,设置讨论课题内容,添加讨论成员,让学生在互动论坛中学习知识,交流心得,实现一事一议。教师可在讨论后,批注讨论结果,答疑学生问题。

技能回炼:对于学生未掌握的知识或技能,课程将提供技能回炼,使学生在完成相关内容的再学习后,根据对应的任务,提供最关联的题目进行再次的自我检测和巩固。

数据采集

为教学评价和教学诊断提供更好的数据支撑,本课程应能够对全学程的学生的学情数据及教师的教学数据进行采集,并根据教师和学生所需的维度采用合理的图表呈现汇总数据。

教师:教师可查看授课班级的课前、课中及课后的学习数据,从授课班级整体到学生个体,从项目、模块、任务到知识、技能和素养,从每节课的过程性数据到结果性数据,通过不同维度呈现教学情况,对每节课的教学情况提供有效的数据反馈。另一方面,对于教师的教学数据也将通过可视化的流程进行呈现,使教师在上完每节课后,可以查阅自己的教学路径,进行教学反思。

学生:学生个人通过自己的学习记录查看个人课前、课中及课后的学情。包括:课前预习、课堂表现、实训结果、课堂测验及课后作业。同时提供所在班级的排名,查看自己在各方面与班级平均水平的差异程度。根据本课程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素养描绘学生画像。

管理:校级可查看教师课程实施及教学资源录入等实时数据情况,可查看学生及班级的学习进度及记录,考试成绩,模拟考核结果等数据。对教师工作及学生成绩,班级成绩进行数据表格分析统计。

教学评价

本课程将主要从学生学业评价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两方面构成评价体系。通过“系统采集+主观评分”的评价数据采集方式对“教与学”全程数据进行采集,综合过程性评价、结果性评价两个方面进行评价。

包括:评价体系、评价方式、评价对象和评价结果。

评价体系:能够根据评价指标、对象、权重、评价数据源等创建评价体系,包括课前、课中及课后。对于评价数据源将列出课程可采集的数据源,供教师勾选。

评价方式:课程可提供自动检测、问卷、测试等多种评价方式,供学生和教师开展自评、互评和第三方评价。自评包括:学生自评和教师自评,互评包括:生生互评、师师互评、师生互评。

评价对象:本课程主要完成对学生的学业评价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

评价结果:教学过程中的评价数据可及时推送至教师端,根据教学阶段,汇总过程性数据和结果性数据形成评价成果推送给教师和学生本人,将离散数据形成连续性数据,绘制成长曲线、用户画像等。

(3)课程资源管理平台:

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库基于PC端及移动端(支持安卓及苹果),满足教学实施过程中的资源调用浏览、资源数据采集,实现教学资源的生态化。同时,教学资源库应与教学互动课程能够相同贯通。

包括:资源新建、资源导入、资源对标、资源浏览、资源数据采集、资源评价、资源回链。

资源新建:提供两种单个教学资源的入库方式,一种是创建单个教学资源,设置资源属性,通过上传完成资源入库。另一种方式,在教学互动课程的作业批阅环节,教师可将学生的作业成果收录为教学资源。资源格式支持大部分图文、动画、视频。

资源导入:提供资源导入模板,完成教学资源导入。

资源对标:对导入的资源与课程标准进行关联,完成对标。通过项目、模块、任务、技能、知识和素养这一路径对教学资源进行结构化的梳理。

资源浏览:能够在PC端和移动端完成资源浏览学习,对于移动端无法支持的动画格式应提供良好的提示。

资源数据采集:对于每个资源的浏览次数等信息进行采集。

资源评价:可通过设置资源的评价维度,进行资源的星级评价。

资源回链:提供关联知识、技能的学习链接。

资源推送:教师可根据学生得学习情况,推送平台上的教学资源到班级或到学生个人。

资源管理:可对已录入资源进行更新、删除,属性调整及编辑。

资源查重:应对重复误上传,造成服务器空间资源浪费应支持资源查重功能,自动查重响应率应达到80%以上。

(4)在线习题库平台:

本课程题库应实现题目资源与课程标准的对标,基于PC端及移动端(支持安卓及苹果),满足课前预习、课中互动及课后作业和测试,帮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帮助教师对教学的精准诊断。同时,题库应与教学互动课程能够相同贯通。

包括:题目新建、题目导入、题目对标、答题数据采集、错题回练。

题目新建:可添加客观题及主观题,客观题根据题型完成题干、选项及答案设置,主观题完成题干及参考答案设置。

题目导入:对于客观题提供题目导入模板。

题目对标:将题目与课程标准关联,完成对标。

答错数据采集:包括答题次数、时长、错题分布、选项分布、正确率等。

错题回练:对错题提供知识链接,提供学生再学习,当完成学习内容后,返回题库,抽取同类题目进行再次检测,帮助学生的自主学习,更助于教师对教学的精准诊断。

(5)在线考试考核平台:

在线考试系统应实现无纸化考试学习功能,能够结合教育测评理论、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网上测评系统,为考生提供“灵活、方便、科学、公平” 的“测评服务”,以优化的题库资源为基础,通过随机组卷生成无纸化考试试卷进行考试,并及时生成考试成绩,集考试报名、试卷生成、线上考试、阅卷、成绩生成、成绩单导出、打印等为一体的、多元化,新型的考试管理模式。

应具备以下几大功能:

试卷管理:可以各种题型的数量等方面对某份试卷提出一定的要求生成试卷规则。同时,管理员还可以对库中已有的试卷进行修改和删除,添加新试卷等。

题库管理:可以分类管理题库;可以对题库中的试题进行三种基本操作:添加新的考题、删除旧有考题、修改原有考题,其中试题类型包括判断题、填空题、        选择题等;对于每种类型的试题,教师可以设置题干、答案等属性。

使用组卷方便,可以快速的导入试题。不需要一题一题的录入,只要按照系统提供的模板去编辑试题,就可以一键导入到题库中去组卷,可以固定组卷也可以随机组卷。提供批量上传的模板,在系统直接有下载渠道,可以支持word里面的图片题、音频题、视频题,音视频等。

试卷管理、题库管理支持分类管理,这样班级多的情况下,每个班级可以建立自己的分类,避免混淆;考生管理可以分组管理,把相同班级的学生归为一组,试卷可以设置指定组考试;统计分析可以查看所有考试的考试情况、及格分析等;可以设置子管理员,多个账户一起管理,也可以添加头像和名称,打造自己的考场。

成绩管理:可以查看考生的考试成绩,并针对不同的课程进行成绩统计,包括考试人数、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以及各分数段得分人数等。

系统的功能实用,有自动判分的功能,对于客观题,系统自动识别答案判分;主观题,可以设置按关键字给分,也可以手动批卷和纠错。考后成绩直接显示学生个人信息中。整场考试成绩生成数据表格及数据图表,系统自动分析考生的错题率及考题成绩折线图。

系统应有学生成绩的统计,数据报表,考试记录等,支持导出和打印,在考试记录处可以清晰的看到考生的信息、考试的情况。

学生管理:可以对用户的资料进行查询、查询以往考试成绩、留言和在线交流等,可对用户信息修正、删除等。

在线考试:学生可以在管理员规定的试卷、考场进行在线测试,考试结束后,系统会根据已有的标准答案进行在线判卷,考生可以立刻知道考试成绩。管理员可增设线上考场,设置考场参考人权限,设置考场开考时间,考场密码,可对同场考题进行随机重组,设置A\B卷,防止考生作弊的功能,学生可以登录后台查看考试记录和错题集。

3.配套课程资源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

分类

实训项目

课程序列号

实训内容

方式

1 常用半导体器件

1.1 半导体的基本知识

2

PN 结的形成

二维动画

1.2 二极管

5

二极管的特性曲线

二维动画

1.3 三极管

7

三极管内部载流子运动规律

二维动画

9

三极管的输出特性曲线

二维动画

1.6 半导体器件的识别与检测

14

二极管的识别与检测

二维动画

15

三极管的识别与检测

二维动画

2 直流稳压电源

2.1 整流电路

19

单相整流波形分析

二维动画

2.2 滤波电路

22

滤波波形分析

二维动画

2.3 稳压电路

24

稳压电路分析

二维动画

3 基本放大电路

3.1 放大电路的基本知识

29

交、直流变换电路

二维动画

30

放大电路中各电压电流波形

二维动画

3.2 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

32

Q 点对波形失真的影响(饱和+截止)

二维动画

33

微变等效变换电路

二维动画

3.3 分压式偏置共射放大电路

35

温度对Q 点的影响

二维动画

36

Q 点稳定的原理

二维动画

39

分压式偏置(含C 和不含C)的微变变换过程

二维动画

3.4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41

射极输出器的微变变换过程

二维动画

4 功率放大电路

4.2 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50

基本互补对称放大电路分析

二维动画

52

互补输出级的交越失真

二维动画

54

OTL 互补对称放大电路分析

二维动画

5 差动放大电路与集成运算放大器

5. 1 基本差动放大电路

59

差动放大电路的分析

二维动画

6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

6.1 反馈的基本概念

64

什么是反馈

二维动画

6.3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67

减小非线性失真

二维动画

7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

7.1 集成运放的应用基础

71

集成运放的特点(含虚短和虚断)

二维动画

7.2 集成运放的线性应用

77

单限(含过零)比较器

二维动画

8 正弦波振荡器

8.1 正弦波振荡电路概述

80

正弦波振荡的分析

二维动画

8.2 RC 正弦波振荡电路

82

RC 电路的分析

二维动画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

分类

实训项目

课程序列号

实训内容

方式

第1 章数字电路基础

1.5 逻辑函数的卡诺图化简法

53

逻辑函数的卡诺图化简法

二维动画

第2 章 逻辑门电路

2.3 TTL 集成逻辑门电路

54

TTL 集成逻辑门电路

二维动画

第4 章 集成触发器

4.2 主从触发器

55

主从触发器

二维动画

4.3 边沿触发器

56

边沿触发器

二维动画

4.4 CMOS 集成触发器

57

CMOS 集成触发器

二维动画

第5 章 时序逻电路

5.1 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

58

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法

二维动画

5.1 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

59

异步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法

二维动画

第6 章 脉冲波形的产生与整形电路

6.3 多谐振荡器

60

多谐振荡器

二维动画

6.4 施密特触发器

61

施密特触发器

二维动画

6.5 555 定时器及其应用

62

555 定时器及其应用

二维动画

 

《电子产品设计制作》课程

分类

实训项目

课程序列号

实训内容

方式

项目一 智能电子时钟

任务一 任务分析

7

数码管结构

二维动画

8

共阳数码管字形码

二维动画

11

共阴数码管字形码

二维动画

任务三 程序设计

28

电子时钟效果演示

二维动画

项目二 电子秤

任务一 任务分析

38

称重传感器工作原理

二维动画

40

电子秤效果演示

三维动画

项目三 电子寻迹小车

任务一 任务分析

51

电机驱动

二维动画

53

电机调速

二维动画

55

红外寻迹原理

二维动画

57

红外避障原理

二维动画

58

小车寻迹效果演示

三维动画

59

小车避障效果演示

三维动画

60

超声波测距原理

三维动画

任务三 程序设计

74

小车前进

三维动画

75

小车后退

三维动画

77

小车转弯

三维动画

79

小车调速

三维动画

 

《嵌入式技术应用》课程

分类

实训项目

课程序列号

实训内容

方式

教学项目1

任务1

2

认识STM32 固件库

二维动画

3

STM32 固件库关键子目录和文件

二维动画

任务2

6

嵌入式系统

二维动画

7

ARM Cortex-M3 处理器

二维动画

8

STM32 系列处理器

二维动画

教学项目2

任务1

11

认识STM32 的 I/O

三维动画

12

STM32 的GPIO初始化和输入输出库函数

二维动画

15

Cortex-M3 工作模式及状态

二维动画

16

Cortex-M3 寄存器组

二维动画

17

Cortex-M3 特殊功能寄存器组

二维动画

任务2

20

STM32 相关结构体

二维动画

22

Cortex-M3 处理器结构

三维动画

23

STM32 系统结构

三维动画

24

STM32 时钟配置

三维动画

教学项目3

任务1

26

认识数码管

三维动画

28

数码管静态显示电路硬件连接

三维动画

31

认识Coretex-M3 存储器

三维动画

32

Cortex-M3 存储器映射

三维动画

33

STM32 存储器映射

三维动画

任务1

36

数码管动态扫描显示电路硬件连接

三维动画

38

位带区与位带别名区

二维动画

39

位带操作

二维动画

教学项目4

任务1

43

认识嵌入式应用技术与开发的核心板

三维动画

48

GPIO 寄存器地址映射

二维动画

49

端口复用使用

二维动画

50

端口复用重映射

二维动画

任务2

52

STM32 中断通道

三维动画

53

STM32 外部中断

三维动画

54

STM32 中断优先级

三维动画

55

STM32 外部中断编程

二维动画

教学项目5

任务1

59

SysTick 定时器

三维动画

60

库函数中的SysTick 相关函数

二维动画

61

SysTick 的关键函数编写

二维动画

任务2

63

认识STM32 定时器

三维动画

64

STM32 定时器与定时相关的寄存器

二维动画

65

STM32 定时器相关的库函数

二维动画

任务3

68

STM32 的PWM 输出相关寄存器

二维动画

69

STM32 的PWM 输出编程思路

二维动画

70

STM32 的PWM 输出相关库函数

二维动画

教学项目6

任务1

73

串行通信基本知识

三维动画

74

STM32 的USART 串口

三维动画

75

STM32 串口的相关寄存器

二维动画

76

STM32 串口相关函数

二维动画

任务2

79

认识WIFI 通信模块

三维动画

81

认识Zigbee 通信模块

三维动画

82

ZigBee 通信模块使用

二维动画

教学项目7

任务1

83

STM32 模数转换简介

二维动画

84

STM32 的ADC 结构

三维动画

85

STM32 模数转换相关寄存器

二维动画

86

STM32 的ADC 设置

二维动画

任务2

87

ADC 相关的库函数

二维动画


该产品被浏览199
相关产品